• czt000000/2025-01945
  • 〔〕 号
  • 2025-08-25 17:37:00

江西财政用“标尺”量出“紧日子”-yabo亚博88

发布日期:2025-08-25 17:37 来源:财政部yabo亚博88官网 浏览次数:
【字体:


“党政机关要坚持过紧日子”,这一要求早已成为各级政府部门预算管理的根本遵循。如何衡量过紧日子的努力程度和实际成效?江西给出了可衡量、可对比的“标尺”。

日前,江西省财政厅印发《省级预算单位过紧日子评估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及配套评估指标体系,为省级预算单位过紧日子制定了一份详尽的“考纲”和评分标准——《办法》涵盖10项指标及加减分项,总分100分,用数据说话,让“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理念贯穿预算管理全过程。

这一评估体系如同一把精准的“标尺”,全方位、多维度衡量预算单位的节约、集约程度。其中,财政资金统筹管理、差旅费会议费及培训费控制、“三公”经费控制,这三项指标分值占比高达45%,是考核的重中之重。尤其是,财政资金统筹管理以20分的最高权重,成为考核评价的“关键分”。

“财政资金统筹管理情况直接反映预算单位的宏观理财能力。”江西省财政厅相关负责人表示,赋予财政资金统筹管理较高的考核分量,旨在鼓励部门优化内部预算执行结构、加快预算执行进度,以此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能,进而更好地发挥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增长、促发展、保民生作用。

换言之,该指标不再仅仅关注财政资金有没有“花超”,更关注钱花得“好不好”“快不快”“省不省”。比如,某单位若能通过优化内部支出结构,统筹现有预算调剂解决新增支出,无需申请追加预算,即可得分;反之,大量资金趴在账上闲置,不仅得分受限,还可能影响下一年度的预算额度。

差旅、会议、培训是行政运行的必要成本,但也常常是铺张浪费问题的高发区。对此,《办法》设立多道防线,堵住“隐性支出”漏洞。其中,通过考核预算增长率方式控制相关预算数增长,对增长越多的单位扣分越重,用阶梯式扣分形式进行约束,这就从源头上拧紧了支出的“总阀门”。

同时,预算批下来的差旅、会议费等资金不等于可以“花光用尽”。《办法》引入节约率概念,节约率越高得分相应越高。但为防止预算单位通过“高估冒算”换取高节约率,《办法》特别规定,节约率超过20%的,需提供佐证材料证明是“主动节约”,否则将被扣分。

这一巧妙的设计,既鼓励了“真节约”,又防范了作弊,在“主动节约”和“被动结转”之间找到平衡点。

“三公”经费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办法》明确的评估标准简单而直接:执行数不得超预算数。无论是因公出国(境)费、公务接待费,还是公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只要有一项的执行数超过了预算数就要扣分。这意味着,在“三公”经费管理上,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必须严格执行预算,体现了政策的刚性约束。

除了上述三大核心板块,《办法》还将节约理念延伸至日常支出、重大活动、政府购买服务、政务信息化、资产利用等领域,覆盖了行政运行的方方面面,确保过紧日子“无死角”。

比如,印刷费、水电费、办公费、物业费等“小额高频”的支出,既考核节约率,也关注人均指标,引导相关单位从一张纸、一度电、一滴水做起,建设节约型机关;对新建政务信息系统建设及运维项目分类施策,既要防止重复建设,也要压缩不必要的运维成本,让“僵尸”系统无处遁形。

此外,评估体系还设置了加分、减分项。对于主动建立制度、节约成效显著、整改提升明显的单位,予以加分鼓励;而对于被审计、巡视等部门查实存在浪费问题,或较上一评估期明显退步的单位,则予以扣分惩戒。这种奖优罚劣的机制,进一步强化了评估的激励和约束作用。

评估不是目的,应用才是最终落脚点。《办法》明确,省级预算单位过紧日子评估每年开展一次,结果分为四个等级,与绩效管理评价及次年度的预算安排直接挂钩。

“江西财政对过紧日子进行评估,是重要的制度创新,真正使得过紧日子刚性化,对于推进财政管理科学化、深化零基预算改革具有重要作用。”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原副院长、研究员白景明对《办法》及配套举措给予高度评价。

“过紧日子是近年来财政预算管理的重点,将这一要求转化为长效实践,关键在于管理机制与执行路径的创新突破。从这一点来看,江西财政的探索无疑具有典型示范意义。”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财政研究室主任、研究员何代欣表示。

他进一步指出,江西的做法有诸多鲜明亮点:考核范围全且准,将省级行政参公及公益一类零基预算单位全部纳入,实现预算主体全覆盖;指标设计实且细,涵盖新修订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核心内容与具体要求,对各领域精准细分,评分标准与指标体系量化、可操作,杜绝模糊操作;评估流程严且公,通过自评、复核、反馈多道程序确保考核公平、透明,让结果经得起检验。

精打细算才能油盐不断,党政机关坚持过紧日子,不是一时之需,而是长久之计。记者梳理公开信息发现,近年来,浙江、黑龙江、内蒙古、云南、陕西等省(自治区)先后出台了省级部门过紧日子评估机制或评价办法,推动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切实将坚持过紧日子落到实处。

“各地的制度设计让‘紧不紧’有了明确的衡量标准,但标准的价值最终要靠严格执行来体现。”何代欣建议,在实践中应强化考核结果的运用,做到高分者受激励、低分者有压力,让“标尺”真正成为倒逼预算优化、提高资金效益的动力。唯有如此,过紧日子才能从制度走向常态,才能让每一分财政资金都用在“刀刃”上,在精打细算中为发展蓄能、为民生兜底,把紧日子过出好日子。

责任编辑:

相关附件: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联稿件

  • 上一篇:
  • 下一篇: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