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政策实施”到“实效落地”:转移支付监控如何为中央转移支付资金装上“安全阀”-yabo亚博88

发布日期:2025-09-23 17:05 来源:自治区财政厅 浏览次数:
【字体:

在新疆广袤的地域上,从南疆到北疆,从乡村的居所到城市的园区,国家转移支付资金如同密布的“毛细血管”,持续为这片土地的发展输送着活力。如何确保这些承载着政策暖意的资金精准用于民生需求与发展急需之处,是新疆近年来不断探索的重要课题。通过完善转移支付监控体系,以科技强化监管、用制度堵塞漏洞,为国家扶持资金装上“安全阀”,让每一分钱都发挥实效,切实助力新疆的稳定发展与民生改善。

一、资金监管难题:制约发展的瓶颈

新疆地域广阔,下辖十四个地州、市,基层单位数量众多且分布广泛,部分地区财政管理基础相对薄弱。过去,在转移支付资金的分配、使用和监管过程中,存在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转移支付资金从预算分配下达至最终使用需经过多个环节(如自治区级分配、地市级中转、县级拨付、单位使用等),管理链条较长,信息传递滞后和失真的风险较大,因此会出现部分基层单位在资金下拨后,挪用资金用于非项目用途的情况,还有地方通过虚报项目套取资金,导致真正需要扶持的产业和群众难以受益。二是基层单位数量庞大且分布分散。有限的监管人力难以实现全流程、无死角覆盖,容易出现监管“盲区”,对偏远地区、小型项目的资金使用情况难以及时掌握,监管难度较大。三是部分基层地区财政管理基础薄弱,人员专业能力不足,对资金使用规范、监管要求理解不到位,容易出现无意的执行偏差。还存在“重项目推进、轻资金监管”的倾向,加剧资金使用的不规范。这些问题不仅降低了转移支付政策的实施效果,还损害了群众的切身利益,成为制约新疆发展的瓶颈。因此,建立一套全流程、高效率的监控体系,成为当务之急。

二、科技赋能监管:构建资金动态监控网络

如今,每一笔转移支付资金从预算分配下达至最终支付,都如同配备了“gps定位”,可在监控系统中实时追踪其流向。这套“转移支付动态监控系统”,是破解资金监管难题的关键举措。

为加强对下转移支付预算执行监管,2024年10月自治区财政厅研发上线了转移支付监控模块。在系统里设置预警规则,对中央转移支付资金从预算分配、下达到资金拨付、使用全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发现疑似违规数据随时预警提示。相较于过去的人工检查,系统自动监控效率大幅提升。截至2025年8月底,系统模块累计支出预警数10408条,76.10亿元,最终核实并确认违规问题771笔0.9亿元。违规问题多为扩大开支范围、提高开支标准、会计核算不规范等。

转移支付监控模块打通了自治区、地(州、市)、县(市、区)三级应用通道,搭建起“系统预警-核实确认-财政监督-反馈整改”的线上处置机制,实现问题整改“一问题一处理”的监督闭环。加强了各级财政部门间的协调联动,实现了信息共享、监管互动,强化了预算执行合规性。持续提升了监管工作质效,强化了预算执行对中央及自治区重大战略任务的基础保障。各级财政部门能够及时掌握资金流向和使用情况,实现对资金的精准监管,单独标识,确保预算下达准确无误,防止资金被挪用、截留。

三、制度保障体系:筑牢规范使用防线

科技是监管的手段,制度是监管的根本。在搭建监控系统的同时,自治区财政厅不断完善转移支付资金管理制度体系,让监管有章可循。

2024年,自治区财政厅研究制定了《自治区对下转移支付预算执行监管实施办法(试行)》,建立了预算执行常态化监督工作机制。明确各级各部门监管职责,突出问题导向和过程监管,结合日常监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违规行为和薄弱环节,确定财会监督专项检查重点,着力解决阻点难点问题,提高监管实效。结合日常监管情况,聚焦重点资金、重点项目、重点地区、重点部门,开展日常专项核查,提高监管效能。

四、政策实效显现:让民生福祉稳步提升

转移支付资金的规范使用,正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将政策红利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民生改善,让发展的暖意渗透到新疆社会的各个角落。

在产业发展领域,2025年喀什地区疏勒县积极落实部署,提前下达耕地建设与利用资金15931万元,其中7935万元用于冬小麦种植补贴,补贴面积34.5万亩,每亩补助230元;7996万元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新建高标准农田面积2.88万亩,改造提升1.53万亩。精准投放的资金如同养分,持续滋养着适合当地生长的经济形态,推动特色产业从培育到壮大,为群众拓宽增收渠道,让更多人在产业升级中分享发展成果。

在民生保障层面,新疆在“十四五”期间,安排教育领域转移支付资金847.8亿元,新疆全面设立并动态调整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个学段的经费保障标准,在转移支付资金的支持下,曾经高等教育资源最薄弱的南疆五地州,现在也有了资金的本科大学;同时安排新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80亿元,建成北京儿童医院新疆医院、中山大学附属喀什医院、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新疆医院等3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安排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418亿元,提高城市、农村低保标准,并将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全部纳入保障范围。稳定投入的资金不断织密保障网络,从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到医疗服务的提质扩容,从社会保障的全面覆盖到生活环境的持续优化,让各族群众的基本需求得到更坚实的支撑,生活品质稳步提升。

在城乡发展进程中,科学分配的资金有效促进资源合理流动,缩小区域发展差距,让乡村与城市在协同发展中各展所长,共同勾勒出协调共进的发展图景,让每个角落都能感受到发展的脉动。这些资金的精准发力,不仅夯实了发展的基础,更让民生福祉的内涵不断丰富,让各族群众在稳定发展中拥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政策的温度始终与民心紧密相连。

五、持续优化升级:为高质量发展添动力

按财政部的要求,到2025年底实现预算执行常态化监督制度体系基本完备、工作机制基本健全、监控系统运行流畅,初步构建职责清晰、上下贯通、协同高效、闭环管理的预算执行常态化监督格局。自治区财政厅将不断完善模块主体功能,优化用户权限,模块适用性、便捷性愈加完备。推进“监控系统 大数据分析”,加强大数据分析应用,查找管理漏洞、制度短板,不断提升监督工作效能,强化预算执行常态化监督,切实发挥线上监控的全面、便捷、实时等优势,推进地方转移支付资金全方位监督。挖掘资金使用数据,为政策调整提供参考,使资金分配更贴合实际需求,推动重点产业和区域发展。

“政策扶持”到“实效落地”,转移支付监控体系的完善,不仅保障了国家资金安全,更成为新疆稳定发展的“助推器”。未来,随着监管手段创新和制度完善,新疆将继续用好每一份中央转移支付资金,让政策红利更好地转化为发展动力,为中国式现代化新疆建设注入持续的“财政力量”。

责任编辑:

相关附件: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联稿件

  • 上一篇:
  • 下一篇:
网站地图